雨巷
小郭又一次梦到了那个雨巷。
她的脚小心翼翼地踩在青苔上,努力不摔跤。旁边明明有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青石板路,她却偏不走,非要在狭窄的路边青苔上和自己较劲。雨已经停了,但空气里湿漉漉的气息尚未散去,在夏日高温的催化下,黏黏的。
她缓缓走着,突然发现身后走过的街道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很渺远但很熟悉。她满怀好奇地转过身去,却荒废了之前的所有小心翼翼,嘭的一声坐到了地上。
“Our house is a very very very fine house…”小郭从来没觉得闹铃响得这么恰到好处,挽救了她在梦里的尴尬。她尽管装作毫不在意,但还是略好奇梦里背后的声音是谁发出。那个巷子她梦到过三次了,每次都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陈设,但相同的是雨,青苔,和空无一人。
掐了闹铃后又闭目些许,她猛地睁大了眼睛,用意念告诉自己该起床了。草草吃了点稀饭和面包,套上大衣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她的耳朵里一直塞着耳机。有时会放音乐,有时什么都不放。好像戴着耳机就能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那么孤独,别人也看不到自己的孤独。内心戏很多;可是在鼎西市,人人连自己的脚步都看不清,又怎么会关注一个女孩戴不戴耳机呢?
她驻足,抬头看了看自己工作的高高的写字楼。有时候做一栋楼也挺好的,从建成起就拥有了稳定甚至永恒的生命,如果没有地震,没有人为拆迁,它似乎会永远活着,而且没有烦恼,不会失去。真是不公平啊,她想,人的生命短暂又脆弱,还被烦恼充斥,都不如一栋楼。
楼梯间已经有十余人在等候。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皮衣的味道显得格外刺鼻,她皱了皱眉,还是和这些人走上了同一间电梯。周围有一些是楼里常能遇到的同事,大家都很默契地没有打招呼,这让小郭舒了一口气。她讨厌无意义的寒暄。刚入职时她试过像英国人一样和刚认识的人谈论这座城市的天气,但是很快这个话题就失效了:她对每个新认识的人都用过一遍了。她无意找寻下一个万能的开场白,因为这种话题并不能让不熟的人熟起来,反而像在宣示着:我和你不熟才会绞尽脑汁想出来这个话题打破尴尬。她哑然笑了笑,来了这座大楼大半年了,也没交上一两个朋友。朋友这种关系,要么就熟透,要么就干脆不要吧。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能把人和建筑相比的人的脑回路的。
工作很平淡。不能说简单,但也没有多大挑战。小郭戴着耳机又度过了一天,像已经过去的257天。结束工作的时间是小郭最喜欢的时光。她戴着耳机走在没人认识的街道上,感到释放。耳机里正放着”Take me to church. I’ll worship like a dog in the shrine of your lights…” 癫狂的摇滚节奏在脑内重重反弹;城市闪烁的霓虹也在拔地而起的高楼间层层折射。内在与外在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小郭重重地踏着步,甚至随着节拍偶尔点点头。这时候的她觉得自己很酷。
走到一家很喜欢的面馆。她常常一个人来,每次都点同样的小碗牛肉刀削面,老板有点认得她了,招呼了一声“来啦”。她“嗯”了一声,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她今天说的第一句话。
店铺不大,空气中香菜、辣椒油和卤牛肉的气息以随意的比例叠加氤氲着,还有老板娘家乡话的喊号“35号嘞——”。这种朴实的烟火气让她觉得很舒适。她不需要和周围人交涉,但耳边的嘈杂和鼻尖弥漫的气味都让她觉得自己还活在人间。刀削面端上来了,眼镜镜片瞬间被热腾腾的蒸汽笼罩。一筷子捞起半碗面的分量,她心满意足地吸了一口,烫在喉咙和食道里的感觉令她无比踏实和幸福。
吃完饭已经过了下班晚高峰。地铁里有许多空座,但她还是选择倚在一根柱子旁站着。她不喜欢有人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地铁不是很稳,她使足了劲让自己双脚不会被突然的加速度甩走。她沉浸在自己身体与地铁的小小对抗游戏中,心里想着“真无聊啊”却还是乐此不疲。
回到家,打开灯,她呆呆站了半分钟。水池里放着没来得及洗的碗,加湿器走前忘了关机水已经用完而放着红色警告,睡衣凌乱地搭在写字桌旁的椅子上。家里还是和早晨出门前一样。和257个早晨一模一样。
洗漱,护肤,爬上床。看了会书就倦了。今天会梦到雨巷吗?希望会啊,她心想,还不知道昨天梦里背后的声音是什么呢。
小郭又一次梦到了那个雨巷。
她的脚小心翼翼地踩在青苔上,努力不摔跤。旁边明明有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青石板路,她却偏不走,非要在狭窄的路边青苔上和自己较劲。雨已经停了,但空气里湿漉漉的气息尚未散去,在夏日高温的催化下,黏黏的。
她缓缓走着,突然发现身后走过的街道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很渺远但很熟悉。她满怀好奇地转过身去——
“嗨!”
挂在床头的柴犬玩偶突然砸了下来。小郭发现眼眶湿了一片。
【写在后面】最近看了很多剧,很多电影,发生了很多事,心里也想了很多事。刚开始写的时候只是想找一个发泄的途径,给积在胸口的不可名状的,不喜不悲的情绪安排个出口。写着写着突然想到一件事。在网上加了一个组织,但是突然发现自己害怕在网上和陌生人交谈,十分害怕。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是个乐于社交的人,但也不至于怯于说话。这种奇奇怪怪的“社恐”让我苦恼了很久。于是就想塑造一个100%社恐的人,她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但是自己也毫不在乎,拥有100%的快乐。因为感觉自己虽然只是个50%社恐的人,却也只有50%的快乐。因为还是会在意,还是不够洒脱,所以不敢拥有剩下50%的快乐。不过故事最后还是没把小郭写成完全“出世”的人。故事纯虚构,但99%的细节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当年在北京的实习生活的琐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