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向内生长
当微信读书的年终总结给我推荐汪曾祺的散文集时,我愣了一下:上一次读散文集的是什么时候?是高中吗?
那会儿的我什么都不喜欢看只看各种叙事抒情散文,但是老师让我多看看别的。现在可以随意选择想读的书了,却搁置了以前的喜好。又想起,就在十年前,高考前某一次语文周考,我逆反情绪突发,在议论文已成标准答案的时候写了一篇叙事性散文,老师给了很高的分。好像写的是同桌送我的风信子。有同学找我要作文看,看完后说,你的语言很优美,但是我没看懂你在写什么。当时的我笑了笑,内心对他的实用主义和不解风情充满鄙夷。一周后的周考,尝到了甜头的我又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叙事性散文。这一次老师说,不要再写了。
那份朴素的对实用主义的鄙夷,是我学生时代为数不多的逆反,是我自诩清高的幌子。现在没有了束缚,也没了逆反的动力,那这份“清高”还在延续吗?好像没有那么执着了,至少那些书没再读了。今年看的书多为女性主义相关,或者女性作家的作品,只有很小一部分时间看了专业相关的。平心而论它们远不能被归类为实用主义,但是我也没有当年读书的莽劲了。看的时候总想获得什么,不管是情感体验还是知识储备。
何止读书呢?支持我一直工作的是我觉得我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当我今年得到的经验没有往年丰富时,我就开始质疑这份工作是否有意义。开始摆弄相机后,每一次出行都承载了要拍出满意的相片的隐形任务,所以每次回家看到不甚完美的照片,就自然而然忽略了旅途中不可复制的感受。甚至是每一天,假如我工作上没有任何成果,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没做出像样的事时,就会觉得这一天毫无意义。一位朋友说过,“一定要达成什么吗?”另一位朋友也说过,“今天一定要做点什么吗?”这都是我们乖巧的东亚小孩寻求自洽的方式。我们想明白了道理,但还是没办法给自己解绑。当然这也没有对我造成极大的困扰,只是有些日子不会特别开心。
很想记录今年在尼斯海边度过的一段无意义时光。我们避开了下午和傍晚的高温,八九点许来到海边。尼斯的海滩全是石头,没有沙。我们穿着拖鞋小心翼翼地找了一块人不多的地方坐下。太阳已经渐渐隐去,没有出现绚烂的晚霞,但是淡淡的颜色也足以让人感叹一句好美(尽管这绝对拍不出让我满意的晚霞)。随着天色渐暗,市中心步行街的酒吧一个接着一个开始营业,但是层层海浪压过了一切碰杯和吆喝。机场很近,每隔一会就能看见飞机起飞,穿过云霞,越飞越远融进夜幕。伴着越来越强的海浪声,我订完了后天在维也纳的演唱会门票,心满意足地躺下了。过于紧张的背部在石头的按摩下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疲倦就这样被吸纳了,皮肤的粘腻也遗忘了。我睁开眼看了看眼前,突然被一排奇怪的物体吸引,蓝白色条纹的倒三角从天空中倒置而下。我分辨不出那是什么,只觉得很特别,便用手机拍下。拍完后不甘心地半起身回头,才发现那不过是一排排收起的遮阳伞,只因为我躺下后视野倒置而显得特别。一股奇妙的情感在迸发。它们在白天是最普通不过的遮阳伞,在烈日中笼罩着横七竖八的人们和毫不掩饰的欲望与欢愉。但夜晚来临,它们收敛成了好看的艺术品,在我躺下后,以完美的角度闯入我的视线,呈现了一幅独属于我的构图。夜晚打开了它们的另一面,而它们只告诉了我。我和遮阳伞共享了一个属于夜晚的秘密。那一天我没有拍到完美的日落,但拥有了极其浪漫的回忆。毫无意义是可以接受的,我自我安慰道。
难以和解的事情何止这一件,和解了的却没有特别多,但是今年有两个心态的改变觉得值得记录。
首先是工作上的不愉快。或许是第一次带mentee倾注了比较多的期待,所以两年前当我发现新来的这个人技术奇差,满嘴谎言人品存疑的时候,我特别失望。本以为已经调理得差不多把那个人的蠢事当作茶余饭后调侃完事,但是他上半年一次次突破我的底线,老板不作为甚至反问我的做法让我更加恼火。于是在年中和老板摊牌说自己不愿意和这个人有任何牵扯了,结果老板一句十分真诚的话把我气笑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frustrated”。是啊,我为什么呢?这个人的表现与我确实无关,那我在不满什么呢?尤其是当我休完长假回来发现因为reorg这个人成了我们组正式组员后,彻底放弃一切幻想。我没必要拿别人的愚蠢和老板的圣父行为惩罚自己,不如从此划清界限,一旦不愉快又不是没有离开的资本。说到底这只是一份工作,也算不上优厚,我只需付出与之匹配的劳动和情绪价值便是。
其次是每年都绕不开的话题。今年自己女权的立场发生了挺大的改变。在看到《思想验证区域》中河马天使般的表现时,才意识到原来懂得包容和理解的人原来可以释放那么温柔的力量。找来的嘉宾中有女权表演艺术男,也有在男权社会受益的女性,他们的想法和河马大相径庭,但是河马都试图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并且也不卑不亢地呈现出自己的想法。在匿名辩论时,能说出让我落泪的观点的河马,当然不是畏惧表达的人,但是愿意理解别人行为的根基又是另一层面上的事了。还是想说,觉醒是天赋也是幸运,而不是能用来审视别人的踏板。除此以外,很震撼我的一点是原来意见如此相左的两人(白熊和超人, RBG和斯卡利亚),是可以和谐相处,甚至内核无比相似的。我不禁开始回想自己与身边人的相处模式、面对异见者的态度,觉得以前的做法还挺幼稚的。当然,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确实不必多费口舌,但立场不同的人不一定是敌人。更何况,一味的愤怒除了让自己痛苦外也没有任何效果。不如努力包容,控制愤怒。
如果说今年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事,大概就是欧洲之旅的成行吧。从一年半前什么准备都没做就盲目买票,到回国办理能覆盖返程时间的回美签证,到因为485问题担心无法出境,但还是决定先把准备做齐全。年初开始准备法国签证,之后帮妈妈办签证,第一次没过又心情忐忑地准备第二次,到出发前一天严重脚崴,到最终与妈妈在机场会合。中途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心态也出现了起伏变化,但最后一切都实现了。除了维也纳的霉霉演唱会因为恐袭取消,其余都按照计划进行,甚至还有超出预期的小惊喜。回想起来,三年前看着东京奥运会的我还没有喜欢曼昱,三年后的我因为曼昱与单打失之交臂而心痛,但因为计划不方便修改也义无反顾地去看了比赛。三年太不可测了,正因为这样,当初看着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时一句或许无心的诺言兑现,才会这样珍贵。
今年运动也在摇摇晃晃地坚持着。乒乓球几乎每周都能打上几次,正手动作依旧丑陋但是拉球水平还是有所进步。羽毛球上瘾的时候一周能打三次,懒惰的时候也能一周去一次,但还是比不上对乒乓球的喜爱,只是当做一个效率很高的有氧运动方式。力量训练极度匮乏,但是……来年再说吧^ ^
今年最喜欢的书无疑是金草叶的《地球尽头的温室》。第一次读女性作家的科幻小说就被很温柔地治愈到了。虽然被很多所谓的科幻爱好者戏蔑为软科幻,但是没有人规定过科幻小说就一定要充斥战争与灭亡,这不过是多年的男性叙事构成的框架。不是战争才能体现人性光辉,相反,简简单单的植物“摩斯巴纳”就能承载所有人类的美好情感。作者只是在描写爱,并没有定义爱,也没有给出很多伦理问题的答案,丝毫没有说教意味的文字反而能引导人更独立地思考。今年没有看到特别震撼我的影视作品,但是年中看的几部都很喜欢。《末路狂花》《还有明天》都是女性议题的电影,时隔二十多年,能看出女权的表达更直接也更先进了,但内核依都是那么坚定勇敢。《机器人之梦》可能是让我哭得最惨的一部电影了,不管是解读成哪种感情都令人心碎,错过后释然是所有没有走向终点的关系都无法逃避的结果吧。
缝缝补补终于写完了。以为过去一年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但又想说很多。新的一年依旧不想立下具体的目标。尽量多读书,多感受,不要被形式和规则困住,要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