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疯长的声音——观《喜剧之王单口季》有感
每次看脱口秀决赛都会以泪水收尾,今年也不意外。脱口秀寒冬离去,春雨后出现了两棵春笋。因为喜欢杨笠便选择了《喜剧之王单口季》。一周周追下来,对选手也慢慢熟悉且喜爱,决赛高潮处,堆积的情感在小鹿和付航处彻底决堤。
谁都知道综艺是个骗局。在台本、剪辑、甚至是演员们自身的伪装下,我们接收到的是一个个被精心设计好的人设,甚至优缺点的配比都悉心调配过,最终达到一个统一的目的——让观众喜爱。但就是观看这样一个骗局,我每每都会落泪。我特别喜欢看综艺的真人秀部分,在密布的罗网中企图捕获演员的一丝真心。我自负地认为我捕捉到了,弥补了我单调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让我羡慕嫉妒,也把“恨”的矛头指向了自己。
先说说笠姐。我对笠姐的认知与理解过程也是我自身成熟的过程。好像是脱口秀第四季的时候,我觉得笠姐的段子没有之前好笑了。我一直在问自己喜欢她的原因。但是后来我突然觉得喜欢笠姐不需要理由。我为什么莫名其妙要对她要求那么高呢?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她每次都要表达自己犀利的观点,嘲讽愚昧的男性呢?她从未声称自己是神,是我把她捧上神坛然后又说她走下神坛。更何况,她依然在坚持表达。没有人能要求她怎么样,也没有人能替她承受所有的伤害。但是这一季的笠姐在我心中又重新散发着圣光。一句“我们就说这个了”便顶千钧。我看到她用更温柔也更有力量地方式保护和她一样饱受争议的女演员,也看到她会去为男演员辩解。她可以放下芥蒂去帮助所有值得帮助的人,尽管表面上总是插科打诨,但善良的光辉难以掩映。所有人都在感谢她的帮助,包括曾经“背刺”她的小鹿。
也想说说小鹿。对小鹿的理解同样也是我对自己反思的历程。第一次在脱口秀大会上看到她的表演就觉得略有奇怪,但说不清为什么。不可否认她的能力是顶级的,几年前在西雅图看笑果巡演时就觉得她的水平是独一档的优秀。直到这次看到网友说她“冷脸洗内裤”,才让内心的疑惑找到了答案——她的表演是拧巴的甚至是不真诚的。虽然这种描述很刻薄,但是网友说的似乎也没错,为什么这个男的如此不负责任你还要和他结婚呢?那几周我的内心也在摇摆,我说不清我对她是喜欢还是厌恶,舆论的倾向让人觉得喜欢她就是对女性的背刺。这时候一条评论惊醒了我,大致是说这就把小鹿踢出女籍了?是啊,什么时候女性内部也要有分裂了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吗?更何况对她的批判很多都是不负责任的揣测。看了半决赛小鹿的演出我更加理解了她所呈现的分裂感,她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给她带来的巨大的不安全感,让她养成了极度的讨好型人格。我突然很能共情她曾经身上若有若无的“厌女”倾向。从小以男性为尊的成长环境,让很多想有一番作为的女性似乎只有完成与女性群体的切割才能走上所谓的成功之路,只有“我和她们不一样”我才能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立足。这怎么能归罪给女性本身呢?从这样的思维定势中彻底脱身是很难的,就像光是纠正不用“先生”来形容杰出女性都道阻且长,要根除已经融入身体每一个细胞的思想需要多大的力气和勇气。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所说“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觉醒也是一种privilege。不是每位女性都能像笠姐那样自发地清醒(这更说明了笠姐的可贵)。更多的人是普通人,她们只有在不断碰壁、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被排挤打压污蔑甚至欺侮后才能萌发一丝觉醒意识。这也同样珍贵。女性主义或许不需要洁癖也不需要完美主义,每一个正在抗争的灵魂都在书写自己的女性主义,她们互相包容互相取暖也互相助长火焰。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写到这里很想哭。因为我真的很羡慕杨笠、小鹿以及所有脱口秀演员。我羡慕她们能勇敢地输出观点,且能被充满爱的观众接住。小鹿在总决赛的最后一场选择了一个回归初心却可能冷场的段子,好任性。包括付航我一直get不到也在最后时刻被他的能量点燃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些什么。情绪充盈且能找到出口的人是多么幸福啊。不管节目如何包装,她们在讲故事的某个瞬间都是最真实的自己。而我有时候甚至都没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我自然也绝不可能有在陌生人面前剖白自己的信心。
果然眼泪归根到底是流给自己的,之所以爱看综艺也是我在千千万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享受一瞬间的共振,然后试图修正自己的人生。可能也不必对自己过于苛责,能看到更多可能性就是个不错的起点。